您现在位置:土鸡网 >> 土鸡苗 >> 浏览文章 土鸡苗

想培育好土鸡苗,就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

时间:2018/7/25 16:01:04 来源:中国土鸡网

育雏期是柴鸡生产中比较难养的阶段,了解和掌握雏鸡的生理特点,对于采用科学的育维方法、提高育雏效果极其重要。

1.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鸡个体小,自身产热少,绒毛短,保温性能差;由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体热平衡的调节能力低。刚出壳的维动体温比成鸡低2 ~3C,直到10日龄时才接近成鸡体温。体温调告能力到3周龄末才趋于完善。因此,育雏期要有加温设施,保证维观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

刚刚出生的雏鸡.jpg

2.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和呼吸频率很快,需要鸡舍通风良好,保证新鲜空气的供应。雏鸡生长迅速,必须供给营养完善的配合饲料,创造有利的采食条件,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和采食时间。由于生长快对多种营养成分的需求量大,易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缺乏,主要有维生素(如维生素B、维生素B2、烟酸、叶酸等)和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长期缺乏会引起生长受阻甚至发病,要注意足量添加。

3.消化能力弱

雏鸡消化道细短,容积小,每次的采食量少,食物通过消化道快;肌胃的研磨能力差;消化腺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的分泌量少、活性低。因此,雏鸡饲喂要少吃多餐,增加饲喂次数。雏鸡饲粮的营养浓度应较高,粗纤维含量不能超过5%,饲料的颗粒要适宜,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消化酶制剂。

4.胆小、易惊、抗病力差

雏鸡胆小,异常的响动、陌生人进人鸡舍、光线的突然改变都会造成惊群,出现应激反应。生产中应创造安静的育雏环境,饲养人员不能随意更换。雏鸡免疫系统机能低下,对各种传染病的易感性较强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程序和预防性投药,增强维鸡的抗病力,防患于未然。

5. 自我保护能力差

雏鸡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老鼠、蛇、猫、狗、鹰都会对雏鸡造成伤害。雏鸡的躲避意识低,饲养管理过程中会出现踩死踩仿、压死砸伤、夹挂等意外的伤亡情况。

6.群居性强

雏鸡模仿性强,喜欢大群生活,块儿进行采食、饮水、活动和休息。因此,雏鸡适合大群高密度饲养,有利于保温。但是雏鸡对啄斗也具有模仿性,密度不能太大,以防止啄癖的发生。的世口月

7.具有群体序位

雏鸡大群生活会通过相互争斗而建立稳定的群体序位。群休序位建立后就能够和谐相处。但是,如果有陌生的个体进人这个群体,会再次引起序位之争。

8.具有模仿能力

雏鸡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在群体内一旦有 个别雏鸡有某种行为表现,其他的雏鸡会随着模仿。这些行为既包括采食饮水行为,也包括啄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