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我国养鸡生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技术进步和现代化水平走在动物生产的最前列,正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养鸡业的技术水平是备牧业中发展最快的,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高产、低耗和体化配套服务体系,它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包括: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工业体系、疫病防治体系、禽舍设备供应体系、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产品处理加工销售体系。
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养鸡业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进展,使养鸡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育种上,现代家禽育种新方法与生物技术(DNA标记等)相结合在生产中的应用解决了一些性状难选择的问题,縮短了时代间隔,加快了育种进展;动物营养科学不断进步,保证了优良品种遗传潜力的发挥;动物保护(保健)科学的发展,解决了现代化大规模集约化养鸡企业的后顾之忧。环境科学及设备工艺的改进,改变了饲养管理的模式,提高了劳动效率儿倍、几十倍。
近20年来,我国养鸡业发展十分迅速,1983年,我国养鸡的存栏数为11.44亿只,古世界养鸡存栏数的16.2%。鸡肉产量154.3万吨,占5.39%。1985 年,禽蛋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均鸡蛋占有量为15.56千克,禽肉占有量为2.89千克,到1997年,我国养鸡存栏数为30.11亿只,古世界的22.45%,鸡肉产量1 228万吨,占20. 15%人均鸡蛋占有15.8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6.95千克。人均禽肉占有9.88千克,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养鸡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养鸡生产从小规模家庭作坊式向适度规模、相对集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局面。
(一)品种良种化、专门化
现代养鸡业所饲养的品种均为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国内外优良品种,具有生产性能好,成活率高,适应性强,群体性能优良、整齐,并向蛋用和肉用专门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体现最佳的生产效益。通过现代育种关键技术,蛋鸡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年产蛋量已经超过300个;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提高,上市日龄愈来愈短,料肉比已达到2:1以下,良种性能十分优异。目前,鸡的育种不断深化,自别雌雄和矮小型品系培育技术已广泛应用,并引人分子生物技术,探索育种新途径;主要围绕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鸡只抗病力等方面,使优良品种的培育上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优质鸡的开发和组装配套工作得到加强,优良地方鸡种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培育具有我国特色和适应消费习惯的优质鸡,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和发展趋势。南方地区的黄羽内观巴形成较大市场,具有明显的地方优势。同时,各地优质鸡的开发研究成效显著,如乌骨鸡、、绿壳蛋鸡的开发研究,品种性能并到放大提高,并已形成定规校。 运用现代化育种关键技术,指有重要作用。有机国自己的优设品种对加人WTO增强我国自身的克争力理
(二)生产規模化、园区化
我现的共有本发展行提的化生产,通过规极化生饲养管理措施,使优良好的生产效益,,产品质量可可得到有效保障。传统的家庭散养型已经不适应现代养鸡业发展的需要.不便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不能够抵御市场风险,不利于综合效益的提高。目前, 我国饲养几十万、上百万规模的鸡场为数不少农村养鸣户饲养数万只鸡的规模比比皆是.集约化程度愈来愈高.同时配套化生产体系愈来愈健全,以规模带动产业发展,使养鸡业成为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
园区化的养鸡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产业化生产的一种模式、一种新趋势.主要在优质鸡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园区化养鸡业以园区企业为龙头,饲养种鸡,向农户提供脱温商品鸡苗和养鸡关键技术,带动果园和山坡林地适度规模圈养商品鸡,回收后统一向市场提供无有害泰加剂和药物残留的优质商品鸡。园区化养鸡业的特点是龙头企业负责产前产后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养殖户只抓中间的生产过程,但强调果园、林园等园林应达到-定的规模。
(三)饲养管理科学化
在以优良品种为基础.进行规模化养鸡生产中、必须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创造最优的铜养管理条件和环境,才能保证鸡只性能的最佳发挥。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现代养鸡生产的成败。现代营养科学的研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我国饲料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为养鸡生产者提供了饲料供给保障:配合饲料的种类功能较为齐备,可请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不同特点的鸡的需要。管理方式现代化、可为鸡只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从控温、控湿、通风、光照、吸料、眼水、除卖产品处理等。各个环节达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采用先进的设施和电脑管理系统,较大地促进了规模养鸣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养鸡业饲养管理科学化程度愈来愈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养鸡业饲养方式的落后局面。
(四)动物保健和环境保护制度化
我国养商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疫病的保健和环境控制制度化。在自然和人为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环境中,依靠有效的动物保健制度,进行预防和诊治相结合,才能保证鸡只的健康和生产。制定适宜而规范的疫病i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防重治,注重环境卫生,也是实现负健康生产的主要保障。
(一)先进的生产设备
进行现代养鸡生产,必须提供较为先进的房舍笼具,饲养,管理孵化产品处理等设备投人必要的设备条件可以保证鸡只生产性能的正常表现,能够得到巨大的经济回报。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也可因地制宜尽量提供可能的条件,如北方地区养鸡、必须具备保温设施南方地区的防普通风设备十分重要。供料和饮水设备的先进程度愈来愈高,除粪设施在国外已达到较先进和普遍使用的程度孵化器的自动化控制程度在我国的进展迅速,鸡蛋的处理,鸡的用宰及肉的分割等工序也体现出较高的水平,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保证最大生产效益的获得。
(二)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
一批鸡从育雏、育成 生产在同一幢鸡舍全程进行,或一械育雏舍、有成舍、生产舍,个生产园区只饲养一批鸡, 在完成生产周期后全部出舍或淘汰,房舍经过清洗、消毒后再用于饲养下一批鸡,这是现代养鸡生产中必须采用的重要管理措施,这样便于对妈群的管理,避免疾病的交叉传染,在饲料和光,温、 湿等环境控制等方面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提高生产从益,
(三)生产性能一致性
现代养鸡生产必须体现整齐,高产的群体生产性能,对优良的种的要求必须具有相同的性能特征,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达种整齐致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要求,如体重开产日龄产量的峰期等,才便于饲养管理方案的实施。同时,对饲养管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每阶段,每一生产环节均不能出现严重失误,才能使鸡群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表现。